音樂是所有藝術形式中,最難以被定義、最具表現性、抽象卻又直接、短暫卻永恆不朽的存在。音樂的靈魂幻化成電子訊號,透過導線恣意起舞。當 KEF 將音樂還原至原始狀態,耳朵和大腦會以自然而不經修飾、不加調整的的方式接收。”
- KEF 創辦人 Raymond Cooke OBE
KEF 創辦人 Raymond Cooke 的這段說話,精確地概括了我們每天所追求的目標。最近,我把自己 A/V 系統的 LCR,從原先的 LS50 升級成
LS50 Meta
。兩款型號有些地方大同小異,有些細節卻有如天壤之別,其結果令我大吃一驚。
這幾年來,我很幸運能親身體驗幾款世上最出類拔萃的頂尖音響系統,因此讓我體會到,即便變化再細微,也會對音效品質帶來大幅度的影響。自平凡的鑑賞室中傳出如此精湛的聲音表現,那份感動瞬間將自己帶回到十九歲,在HiFi店裡聽著自己永遠買不起的設備,同時又幻想著某天能夢想成真的心情。
這幾年來,我很幸運能親身體驗幾款世上最出類拔萃的頂尖音響系統,因此讓我體會到,即便變化再細微,也會對音效品質帶來大幅度的影響。自平凡的鑑賞室中傳出如此精湛的聲音表現,那份感動瞬間將自己帶回到十九歲,在HiFi店裡聽著自己永遠買不起的設備,同時又幻想著某天能夢想成真的心情。
回到 KEF 創辦人的引言
Raymond Cooke 所說的是,我們的工作是將儲存的音樂表演,以一種盡可能讓聽眾感覺自己在現場的方式真實重現。這個簡單的想法,就是整個音樂與音效專業技術的基礎。縱觀人類歷史,直到近代一百多年以前,音樂表演都只存在於演出的當下,一旦演奏完畢或歌曲唱盡,音樂就消失得不見蹤影,只剩下聽眾記憶裡漸漸逝去的回憶與悸動。
然後,我們學會如何將演出儲存在光碟或錄音帶中,世界從此變得不一樣;這代表音樂的生命被延續了下去,縱使當時音質並不理想也沒關係。
音樂從無形飄渺的存在,轉化成可以掌握的實體。問題在於,錄音播放和原始表演之間,充滿大量的科技元素。這形成兩難的局面:我們需要揚聲器等電子機械設備來產生音樂,但其中的不完美因素,會在演奏和我們的耳間形成一道屏障。
然而能舒適地坐客廳裡,透過黑膠唱片享受 Beatles (披頭四)、Gershwin (蓋希文) 或 Mozart (莫札特) 的曠世巨作,已經是前所未有的享受,但播放中的嗶啵劈啪聲,或那揮之不去的細微嘶嘶聲,又該如何是好?
科學為我們帶來音樂的美好,但阻擋在重現和原始演奏間的那面牆,單純只是我們還不夠瞭解科學而已。自 HiFi 在 1950 年代萌芽後,相關科學知識便不斷擴張,原始演奏和聽者之間的那堵牆也變得越來越薄,但仍然存在著:這就是物理法則令人又愛又恨的地方。幸運的是,在這幾年來科技不斷進步,讓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如何突破技術屏障,以更貼近音樂的本質。這樣的進步有時飛快(像是 CD 的問世),有時難以捉摸(高解析串流成為新的主流和需求)。
音樂從無形飄渺的存在,轉化成可以掌握的實體。問題在於,錄音播放和原始表演之間,充滿大量的科技元素。這形成兩難的局面:我們需要揚聲器等電子機械設備來產生音樂,但其中的不完美因素,會在演奏和我們的耳間形成一道屏障。
然而能舒適地坐客廳裡,透過黑膠唱片享受 Beatles (披頭四)、Gershwin (蓋希文) 或 Mozart (莫札特) 的曠世巨作,已經是前所未有的享受,但播放中的嗶啵劈啪聲,或那揮之不去的細微嘶嘶聲,又該如何是好?
科學為我們帶來音樂的美好,但阻擋在重現和原始演奏間的那面牆,單純只是我們還不夠瞭解科學而已。自 HiFi 在 1950 年代萌芽後,相關科學知識便不斷擴張,原始演奏和聽者之間的那堵牆也變得越來越薄,但仍然存在著:這就是物理法則令人又愛又恨的地方。幸運的是,在這幾年來科技不斷進步,讓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如何突破技術屏障,以更貼近音樂的本質。這樣的進步有時飛快(像是 CD 的問世),有時難以捉摸(高解析串流成為新的主流和需求)。
有關音響系統的升級
當聆聽升級後的音響系統,我感受到這面技術的高牆開始瓦解,甚至比我預期的明顯。我無法確切地說技術限制已經完全被突破,但我很確信這是我最接近原始演出的一刻;這種感覺很難具體形容,但當那面科技高牆逐漸變得更加透明,表演者的演出就越能以接近真實的狀態,重現於我的感官中。當音響系統以「應當的正確方式」將音樂傳遞到我的耳朵和心靈,不依賴電子機械的強化調整,那些浮誇與矯飾正是重現與原作間的那面牆,那道我總是能清楚感受到,但已逐漸妥協的技術鴻溝,彷彿是聽音樂必然的代價。意識到這一點讓我又驚又喜,並賦予這段體驗意義深遠的啟示。
因此,當有人問到這段鑑賞經驗時,答案很簡單:我們都在試圖打破我們自己和喜愛的音樂之間的那面科技高牆,而唯一的方法是透過特別為了不具存在感,讓人忽略的特製設備。能夠親耳透過這些優異技術,一而再感受貼近錄音室和演唱會現場的體驗,總是讓我讚嘆不已。
隨著科技發展,讓我們能隨時享受自己喜愛的音樂,更感謝這些為了讓原音重現,在幕後默默付出的這群人。
因此,當有人問到這段鑑賞經驗時,答案很簡單:我們都在試圖打破我們自己和喜愛的音樂之間的那面科技高牆,而唯一的方法是透過特別為了不具存在感,讓人忽略的特製設備。能夠親耳透過這些優異技術,一而再感受貼近錄音室和演唱會現場的體驗,總是讓我讚嘆不已。
隨著科技發展,讓我們能隨時享受自己喜愛的音樂,更感謝這些為了讓原音重現,在幕後默默付出的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