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音樂的發展同科技與社會進步息息相關。音樂根據我們聽音樂的方式及目的而產生,在人類歷史上,音樂發展與尖端技術密不可分。
KEF 成立超過 60 年,幾十年來見證了各方面技術的演進。據估計,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約 37,000 年前,而我們很幸運能見證音樂與技術共同迅速成長的時期,讓我們得以更深入探討兩者間的關係。
時至今日,音樂是常見且唾手可得的一種娛樂體驗,反而令人忘了音樂的核心在於溝通。舉個例子,150 年前錄製音樂的方式尚未問世,每一次的音樂體驗都是即時且親身主觀的。演奏完畢的那刻,音樂就不復存在,只能在記憶中回味,或透過樂譜來重現。
人體本身就是第一個出現的樂器。在管弦樂器發明前,人會用拍手和聲音來傳達情感和情境;隨著我們的敘事技巧不斷演進,創作音樂的方法也隨之發展。有兩種被認為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樂器是長笛和鼓,通常是以動物皮和樹幹製成。
音樂是人類最早用來記錄歷史的工具之一。如今,我們有各種使用音樂的原因,其中許多都與自我表達有關-但以前並不是如此。在人類歷史的多數情況下,音樂一直都是社區性的體驗;直到錄音和播放技術變得更加普及後,音樂才變得更加個人與私密化。在特定時機場合下,像是音樂會和慶典時,我們仍會與他人一同共享音樂,但並不如以往那樣頻密。大約 70 年前,多數我們消費的音樂是來自現場表演;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音樂某程度上變得更加個人化,不過,聽眾與表演者及表演的連結,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遙遠。
20 世紀期間,俱樂部、酒吧和酒館於部分音樂類型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爵士樂、搖滾樂、鄉村音樂和藍調。在 1970 年代,嘻哈音樂迅速崛起並催化出更多創造力。雖然有些音樂節目資源不足,但表達的需求不曾消失,在這個不斷突破界線的音樂類型裡,創新腳步從未停歇。在將近 50 年後的現在,嘻哈音樂仍是最持久的音樂風格之一,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粉絲支持。
另一個音樂消費行為的巨大改變,就是我們開始在做其他事情時,會透過小型家用音響聽音樂-這就是流行音樂登場的時刻。這時我們需要的是節奏感強且富有吸引力的旋律,而不是讓人分心的複雜和弦結構,像是在辦公或在家工作時,我們需要重低音和琅琅上口的歌詞,可以愉快地跟著哼起旋律,而不是澎湃激昂但無所適從的樂曲。
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音樂成為視覺媒體的陪襯。1980 年代是技術發展的重要時期,尤其是數位領域:鼓聲更響亮,旋律更大膽,製作更加前衛和複雜。錄音效果清晰透徹,在聲場內均勻廣闊地擴散,以確保歌曲在電視和汽車收音機上播放效果良好。我們在看球賽和看表演時共享音樂體驗,而為了讓離舞台半個球場外的人也能聽見,一切都必須更加宏大廣闊。
1970 年代或許是人們共同聽錄製音樂的最後十年。家用立體音響發展到前所未見的巔峰,而當時沒有電動遊戲或其他的現代娛樂選項,音樂便成為人們聚在一起的原因。現場演奏通常在劇院和大廳中進行,因此音樂聽起來更加複雜而空靈。龐克音樂是在小酒吧和夜店裡誕生的音樂,所以結構簡單且響亮,而的士高就像現在的電子舞曲一樣,更加強調感受。爵士樂成了咖啡店和俱樂部的小眾獨享表演,而原聲樂器簡單四重奏則為觀眾提供他們期待的近距離體驗。
在 1960 年代,民謠和 R&B 是最受歡迎的音樂流派。隨著晶體管的問世,收音機在史上第一次成為可攜式裝置。這項突破的代價是受限的音效表現,樂曲的引子成為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旋律能穿透噪音和低保真的播放環境,它就能成為熱門歌曲;如果不行,歌曲可能就會因此埋沒。但隨著 1970 年代的到來,多軌錄音室的出現讓音樂家可以在磁帶上錄製整張專輯,讓人們在家播放。
在 1930 年代和 1940 年代期間,演奏會和舞廳極為流行,代表音樂家必須演奏得更大聲,音樂才能穿透嘈雜的人群。當時沒有現代的擴音技術,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透過音樂本身的規模:由銅管樂器負責旋律,而「節奏部分」則成為推動節拍的力量。
在 20 世紀初,藍調和鄉村音樂是為不期而遇的群眾創作的,像是門廊前的表演,或是教會社交活動上的聚會;由音量充足的弦樂器表現旋律,將歌曲傳達給聽眾。當時樂曲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敘事和傳承歷史,這也一直是音樂的主要功能。來自密西西比州的佃農親身經歷的故事,也能讓在芝加哥的聽眾感同身受——這一直是我們聽眾與音樂和音樂家之間的連結。
從文藝復興時期再到 18 世紀,音樂從為小型聽眾講述簡單故事的形式,變成為有能力贊助藝術和藝術家的人群而表演的藝術形式。小型弦樂編制(通常是四重奏)的室內樂和巴洛克音樂,是為莊園和宮殿中的小型房間與大廳裡的少數聽眾創作的。進入 19 世紀工業時代後,人們開始擁有空閒時間和可支配收入,於是音樂與社會及交響樂一同進化,交響樂由大型管弦樂團在大型音樂廳為更多聽眾演奏。為個人帶來財富增長的科技進步,亦開啟了大型表演的時代。
在這段時間內,特別是在西方,出現具備管風琴這種新發明的巨大教堂,讓教堂音樂得以傳播。也可以說,歐洲巨大教堂和大教堂的興建,恰好是聲學科技的一種展現,而不是反果為因。音樂透過大教堂的混響效果,打造出為大眾設計的體驗;旋律簡單重複,帶來更好的冥想體驗。在伊斯蘭教清真寺內,也有類似的效果,宣禮員站在宣禮塔上負責進行宣禮誦讀——透過音樂呼喚直接觸及聽者的內心。
縱觀歷史,音樂始終伴隨在我們身邊:有時透過科技引領我們,有時則利用新技術進一步增強我們的體驗。音樂既是普羅大眾的體驗,也是極為個人化的感受。
不論是快樂、悲傷、失落、後悔、對未來的寄託,還是我們能感同身受的故事情節,結合傳達訊息的音樂,深深烙印在我們的靈魂和文化中。觀察任何一種音樂類型為既定聽眾和媒介創作、製作和表演的方式,都是饒富趣味的;除此之外,觀察科技和演化如何不斷改變我們與音樂的關係,也同樣有趣。
音樂是時代的鏡,時代是音樂表現力的影 —— 確實是極為密切而共生的關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