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搖滾年代的傳奇音樂專輯推薦

經典搖滾至今仍在主流音樂位居要角,在音樂、科技和文化面帶來深遠的影響。雖然搖滾時代僅維持了 27 年,但許多偉大的作品都在這段短暫的時間內誕生。相較之下,據稱始於 1979 年的嘻哈時代,在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仍享有巔峰地位。

爵士和藍調在 1950 年代孕育出搖滾樂,但到大約十年後的 1960 年代中期才逐漸成為主流。當然,在 1991 年經典搖滾時代結束後,確實還是有一些精彩的「搖滾」唱片發行,但也可以說,任何後繼作品都僅是在追隨前人的腳步。

以下這份清單謹獻給那些在有意或無意間,推動文化進展的開創性音樂。

1965 年:披頭四樂團 (The Beatles) 的《Rubber Soul》
《滾石》的羅伯·薛菲德 (Rob Sheffield) 為這張專輯的重要性下了完美註解:「我們都活在這張專輯所開啟的未來中。」《Rubber Soul》是開啟經典搖滾時代的專輯,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當時沒有人預見到隨之而來的發展-參與製作這張專輯的人都是真正的先驅。歌曲創作水準達到全新境界,特別是佐治·夏里遜 (George Harrison),他向樂迷揭示了新時代的到來-「現代」的音樂製作風格,具有飽滿的低音、獨特的高音區和豐富複雜的聲音編排-這是經典搖滾時代的音樂中,一個經常被忽視的關鍵構成要素。 

1966 年:海灘男孩 (The Beach Boys) 的《Pet Sounds》
保羅麥卡尼親口說過,如果沒有《Pet Sounds》,就不會有《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初次發行時,這張專輯的銷情並不樂觀,但以藝術的眼光來看絕對令人驚艷-其中幾首歌至今仍在現代音樂界引起回響。《Pet Sounds》也是第一批完全在錄音室製作的專輯之一,目的是讓人更能專心欣賞音樂,而非當成樂團現場演出的廣告手段。無論如何,任何一張包含《Wouldn’t It be Nice》和《God Only Knows》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的專輯,出現在任何音樂排行榜的前 20 名亦不是令人意外的事。  

1967 年 - 披頭四樂團 (The Beatles) 的《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披頭四樂團 (The Beatles) 以《Rubber Soul》開創先河,《Revolver》奠定基礎,再以《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奠定歷史地位。這張專輯不僅成功捕捉到一個時代的精神,還同時為之後所有音樂作品立下標竿,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程度。這張專輯探索過每一種音樂的可能性,並將迷幻音樂引入主流風潮。任何在 1967 年 6 月 1 日後推出的專輯,不論哪種類型或風格,都籠罩在這張專輯的影響之下。 

1969 年:卜·戴倫 (Bob Dylan) 的《Nashville Skyline》
美國音樂總有按流派和人口劃分界線的傾向。搖滾樂是三角洲藍調、都市靈魂樂和教會聖樂的混合體,但在 1969 年,《Nashville Skyline》再次讓鄉村和西部音樂成為流行。戴倫在這張專輯中,不僅是優異的表演者,還是卓越的作曲家,並獲得納什維爾當地史上最優秀的音樂家們的支持。Dylan 在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將自己從民謠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後,像是帕可合唱團 (Poco)、New Riders of the Purple Sage、馬歇爾·塔克樂團 (the Marshall Tucker Band)、林納·史金納 (Lynyrd Skynyrd),加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響的死之華 (The Grateful Dead) 等音樂家們,也開始自由地探索以鄉村音樂打造搖滾之路,聽眾對更原始的音樂也抱持開放和接受的態度。當然,尊尼·卡殊 (Johnny Cash) 在推廣這張專輯上功不可沒。有些人甚至認為,過去十年的美式民謠風潮直接歸功於這張專輯。

1970年 - 克羅斯比、史提爾斯與納許 (Crosby, Stills & Nash)《Déjà Vu》
該樂隊於 1969 年發行的同名專輯,展現三位主要成員的緊湊和聲及出色的創作才能。不過,《Déjà Vu》專輯加入了尼爾·楊 (Neil Young) 以及新的專輯錄製方式。當然,披頭四樂團 (The Beatles) 和海灘男孩 (The Beach Boys) 在只有一兩個成員參與時就已經是錄製專輯的老手。然而,《Déjà Vu》是由一群真的無法忍受在同一個空間內相處的人們所製作的專輯,但它成功打造出三首膾炙人口的熱門歌曲。

1971年:歐曼兄弟樂團 (The Allman Brothers) 的《At Fillmore East》
要說《At Fillmore East》是搖滾年代最重要的現場專輯,一點都不誇大,但也相當諷刺,因為它更像是一張藍調爵士混合專輯,而不是搖滾唱片。這張專輯於 1971 年 3 月在曼哈頓下城古老的 Fillmore East 劇院錄製了兩晚,於 1971 年 7 月發行雙碟,並獲得極大讚譽。製作人汤姆·多德 (Tom Dowd) 將數小時的表演壓縮成兩張碟片,手法細膩流暢,不破壞表演的流暢性和完整性。《At Fillmore East》成為後來所有現場搖滾專輯的指標,同時將南方藍調介紹給大眾。

1972 年:大衛鮑伊 (David Bowie) 的《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在 1972 年,未來是令人感到恐懼的概念。電影如《2001 太空漫遊》和《發條橘子》將《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推上舞台,而大衛鮑伊 (David Bowie) 卻強調未來蘊藏的不安。這張專輯中的部分流行熱門歌曲,縱使是不常聽音樂的粉絲也會琅琅上口,但除此之外,這絕對是一張從頭到尾都值得欣賞的專輯。 

1973 年:高個子莫特樂團 (Mott the Hoople) 的《Mott》
如果大衛鮑伊 (David Bowie) 和紐約娃娃樂團 (New York Dolls) 帶給樂迷的是華麗風格,那麼高個子莫特樂團 (Mott the Hoople) 帶來的就是華麗搖滾。樂團在 1973 年發行的傑作《Mott》在當時不幸被忽視,這不僅對搖滾樂是一大諷刺,也是對探討搖滾樂的一種嘲諷。這張專輯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但它也是一張不需要過多深究其含義的偉大搖滾專輯。《Mott》講述的是在樂團中的生活,以及大眾對此存有的想像落差,光是這一點,它就深刻反映出經典搖滾樂的真諦。

1974 年:艾力·卡立頓 (Eric Clapton) 的《461 Ocean Boulevard》
艾力·卡立頓 (Eric Clapton) 在奶油樂團 (Cream) 解散後成立德雷克與多米諾樂團 (Derek and the Dominos),其專輯《Layla…And Other Love Songs》銷量亮眼,但《461 Ocean Boulevard》讓未來 20 年將成為流行音樂主流的艾力·卡立頓 (Eric Clapton) 在音樂界嶄露頭角。這張專輯是新歌、傳統藍調以及其他作曲家歌曲(尤其是〈I Shot the Sheriff〉)的混合,《461 Ocean Boulevard》是在節奏與音樂技巧間的悠然探索,反映出卡立頓戒除毒癮後從深淵回歸的氛圍。這是一張戴著流行音樂假面的優秀唱片,正是卡立頓從這張專輯中獲取的教訓,進而讓 70 年代後期和 80 年代中期成為這位音樂家的黃金時期。

1976年:波士頓合唱團 (Boston) 的《Boston》
湯姆·肖爾茨 (Tom Scholz) 是位天才。他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畢業生,曾在寶麗來 (Polaroid) 擔任資深工程師進行產品開發(他在此獲得了幾項專利),一個機遇使他在波士頓郊區的地下室裡打造了一個錄音室。他還說服唱片公司,相信他的樂團首張專輯是在正式的唱片公司錄音室錄製的(事實並非如此)-這些都是在他 30 歲前的經歷。與其說是樂團作品,波士頓合唱團 (Boston) 的同名首張專輯更像是一個錄音室企劃,但卻獲得極大的迴響。這張專輯擁有不只五首的正宗搖滾國歌,將搖滾樂推向新的高峰。

1978 年:布魯斯·史普林斯汀 (Bruce Springsteen) 的《Darkness on the Edge of Town》
確實相較之下,《Born to Run》是一張更受歡迎的專輯,而《Born In the USA》在商業上的成功無疑更勝一籌,但《Darkness on the Edge of Town》是讓史普林斯汀成為史普林斯汀的專輯,在這過程中,也讓我們其他人成為他的粉絲。這張專輯的成功更為意義深遠,因為他堅持了自己的願景,而不是屈服於當時唱片公司眾所皆知的壓力。

1979 年:平克·佛洛伊德 (Pink Floyd) 的《The Wall》
在衝擊合唱團 (The Clash) 發布《London Calling》的一個月前,平克·佛洛伊德 (Pink Floyd) 推出職業生涯中最重大的唱片,也可以說是該十年中最重要的唱片。那些熱門歌曲每個人都知道,而大多數人也知道專輯內其餘的歌曲。但是,《The Wall》並不是一張平克·佛洛伊德 (Pink Floyd) 的專輯,它是羅渣·禾達士 (Roger Waters) 的個人專輯,加上大衛·吉爾摩 (David Gilmour) 和製作人鮑伯·艾思林 (Bob Ezrin) 的充分合作。禾達士在專輯中深入探討他最喜愛的主題-第二次世界大戰、搖滾明星悲哀的本質以及前樂隊成員席德·巴雷特 (Syd Barrett),毫不畏懼被貼上單一風格的標籤。 

歡迎來到 myKEF
登入
獲得最完整的 KEF 體驗。
盡享 KEF 優質體驗及專屬福利。
建立帳戶
您的購物車尚未放入任何商品
折扣後的價格將會顯示在購物車頁面上
您還沒有登入 myKEF 帳戶。登入建立帳戶以獲得完整的 KEF 體驗。
購物車 (0 品項)